大鱼财经|央企、国企、民企汇聚山东,收获几何?

发布日期:2023-09-25 08:57:10   来源 : 济南时报    作者 :v005    浏览量 :20077
v005 济南时报 发布日期:2023-09-25 08:57:10  
20077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担当?9月22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山东济南成功举行,给出了更多探索与解读。



这已是该论坛连续第4次在山东济南举行,作为央企、国企与民企汇聚的全国性盛会,所带来的远超所见所得。

山东在全国大局中“挑大梁”作用凸显

作为国字号盛会,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在济南举办期间,会场高朋满座,精英云集。盛会期间,“连续4届在山东举办”被不少参会者提及。这不禁引人思索,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论坛为何如此青睐山东?

从时间线看,论坛从2019年起开始在齐鲁大地举办,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主题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23日论坛升级更名为“中国企业论坛”,同时举办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国企改革、ESG等4个平行论坛;2022年,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主题为“中国企业新征程新跨越”。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

从上述论坛的主题、时间以及平行论坛的主题看,“新旧动能转换”“国企改革”“数字经济”“ESG”等成为关键词。仔细观察可发现,山东在这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或表现亮眼。

——山东拥有全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通过5年奋斗,山东动力换挡、活力迸发,GDP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超过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去年,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花落”山东,齐鲁大地在全国大局中“挑大梁”作用凸显,正为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蹚路子。


——自2020年发端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2年已收官。在这场全国性改革中,山东国企改革成绩亮眼。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中,山东省连续3次均列A级。经过改革,山东国有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放眼全国,主要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比如,今年上半年,剔除直辖市,省属国企营收、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均居第1位,利润总额、净利润均居全国第2位。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国发展浪潮,推动数实融合成为业界正探索的命题。“企业数智融合创新”成为本届平行论坛讨论的主题之一。放眼山东,去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5%;“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一;带动产业数字化指数达80.3、居全国首位。

——社会责任(ESG)已成为衡量国企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从本届论坛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即可窥见一斑。从山东实践看,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连续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仅2017年至2022年,山东省属企业累计对外捐赠(含扶贫支出)达11.46亿元。

从上述这些情况看,山东发展的脉动与全国发展大势同频共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命题,齐鲁大地给出了“山东经验”。

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接受新黄河记者专访时表示,山东是国企大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经济总量以及国企营收、资产总额及利润总额看,都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国企改革、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新一轮改革启动后,国企改革成为重头戏,山东在这方面的工作全面铺开,主动性强,开创性强,总是走在前面。”李锦说。

央企与山东双向奔赴

短短两天的会议,议程设置相当丰富,一场主题论坛、6场平行论坛、圆桌闭门会、市长会客厅、报告会等纷纷举行,可谓成果丰硕。除了交流探讨高质量发展经验和智慧外,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民企的合作,成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


从本次论坛看,共征集签约项目114个,投资总额约2848亿元,最终确定签约项目63个,合同金额达1897亿元。其中,12户省属企业签约项目20个,合同金额215亿元。央企与地方签约项目31个,投资金额1297亿元;投资金额超百亿元项目共5个。

这些合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投资体量大,示范效应强,项目个数、合同金额、产业广度、项目质量都远超往届,标志着央企、知名民企与山东的合作,正向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论坛,已成为山东推动企业加强与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合资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新黄河记者梳理公开数据获悉,前3届在山东举办的中国企业论坛,签约项目数量均超45个,投资额均超1600亿元。根据计算,通过这4届中国企业论坛,山东累计签约项目数量达221个,合同金额达7082.86亿元。

这些数量庞大的项目背后,是更大的发展潜力。

从项目类别看,这些签约项目中十强产业占比较高,还涉及航天高端装备、卫星遥感技术、核电风电装备等一批高精尖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填补了山东乃至全国多项空白。

从长远看,随着这些项目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对山东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都将起到关键作用,也有助于推动山东国企与央企、民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深度合作。

而从投资背后的规律看,这些签约项目,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

在山东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通过中国企业论坛,央企、省外国企、民企在山东寻找到发展机遇,拓展市场空间,助推发展能级跃升;得益于央企、省外国企、民企的加码投资,山东获得更多新动能,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由此看,中国企业论坛,所折射的是多赢。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优质民企与山东双向奔赴。

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已经举办六届的中国企业论坛,每一届主题均不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企业面临的考验。

旨在着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经验智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鲜活力、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企业论坛,无疑树立了发展风向标。

从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看,“世界一流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ESG”“改革”“数智融合”等都成为与会人员交流探讨的焦点。特别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新的奋斗目标。

面对这些共同命题,论坛无疑给出了明确的信号。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科技创新毫无疑问已成为赢得未来的金钥匙。比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乾宜认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也已成为与会者的共识。比如,从论坛发布的信息看,截至今年8月31日,86.8%的央企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或者ESG专项报告,其中54家中央企业实现了控股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的“全覆盖”。

在李锦看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把核心竞争力与核心功能作为改革的重点和抓手,这其中,国计民生和社会服务的地位大大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下一步国企功能的发挥,社会责任将进一步加强。从此次论坛主题看,对国企核心功能的明确有进一步的推动意义。

如今,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已落幕,但依托论坛构建的诸多合作刚刚起航,更多的央企、国企、民企将在山东奏响合作进行曲。依托论坛的智慧结晶,更多中国企业的发展将踏上新征程。

山东经济
V财网欢迎您的建议和意见!
客服邮箱:vcwbjb@sina.com
V财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2021 深圳威财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