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睹始知终
V财网
小V研究
撰文:高飞
排版:小丁
据北交所官网,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11月14日召开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审议的发行人是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大科技”)。招股书显示,农大科技主营业务为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及包膜尿素等新型肥料中间体。本次北交所IPO计划募集资金4.13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分光利润理完闲钱再募资金
需注意的公司虽然名叫农大科技,但其实质还是一家家族企业。股权方面,农大科技的控股股东为铭泉投资,实际控制人为马学文和马克。马克系马学文之子,马学文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马克担任公司董事和董事会秘书,二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4565.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6.10%。
这种绝对的家族控股集权下,公司也是在上市前夕大手笔分红1.8亿元,按照当时的持股比例计算,马学文、马克父子“落袋”1.15亿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公司还在今年初宣布,拟利用闲置的不超过2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投资。
只是这边还有闲钱理财,另一边却要募资4000万元理财是什么操作?一边把钱分光、拿去理财,一边向资本市场伸手要补流资金,这哪是 “缺钱”?分明是把上市当 “提款机”!
况且,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更是连续两年下滑。招股书显示,农大科技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连续三年下滑,复合增长率-6.0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手订单从2022年的6.29亿元暴跌至2024年的3.32亿元,几乎腰斩。
那么农大科技选择在订单锐减、产能利用率降至56.63%的背景下,仍执意募资新增产能60万吨,相当于现有产能的42.58%的合理性是否充足呢?难道又要让投资者这为这场逆势扩张豪赌买单?

全额计提的坏账供应商换“壳”再生
此外,和所有的家族企业一样,农大科技的内控合规性似乎还有待加强。根据披露显示,目前公司主要经销商中几乎都是个体户,偶尔的一两家有限公司经销商也是社保缴纳人数为零。甚至公司主要经销商延津县碧缘农资服务部实控下的三家经营主体中已经注销两个家。
当然问题最突出的还是供应商管理方面,通过对比公开资料发现农大科技主要供应商疑是全额计提的坏账供应商换壳。
招股书显示,公司有多笔应收账款坏账,其中有多笔来自供应商。其中,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全额计提627.37万元,钟祥市楚钟磷化有限公司475.51万元。需注意的是两公司系同一控制下公司,因其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对公司预付款无法履约发货。公司于2019年对钟祥市楚钟磷化有限公司提起诉讼,2020年对2家公司的往来款项计提坏账。

那么问题来了,农大科技在向供应商支付这接近1100万元的预付款前为何没有足够的内控管理来规避风险的发生?要知道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在2016-2017年开始就涉及大额借款诉讼!而且明明是两家经营主体近1100万元的预付款。农大科技为何只起诉一家主体?且起诉金额仅400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农大科技对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的实控披露准确性似乎也不够充足!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与公司前五大供应商湖北聚旺化工有限公司却存在多重关联。
首先,湖北聚旺化工有限公司就是2019年注册成立,注册地址就是钟祥市胡集经济开发区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办公楼。两公司虽然看似没有明显的股权关联,但是公开资料显示,两企业多次共用同一联系方式:其中2019年企业年报电话同为0724-****190 、2022年企业年报联系电话同为0724-****986、 2024年企业年报联系电话又同为139****7109。联系邮箱也同为503****66@qq.com。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农大科技主要供应商湖北聚旺化工有限公司或许就是湖北京襄化工有限公司的壳公司罢了。那么农大科技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END
以上内容基于公开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