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企业近年的资本化进展迅速。近日科创板公告显示,国内知名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企业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伟测科技)科创板IPO即将迎来上会大考。本次公开发行伟测科技拟募集资金6亿元,用于无锡伟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产能建设项目以及集成电路测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伟测科技成立于2016年, 公司 2016 年成立后即进入晶圆测试领域,2017 年实现盈利,2019 年末开拓了芯片测试业务。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实现净利润1.3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利润双双呈现暴涨趋势,而在这种野蛮生长背后实则也暗藏风险。
报告期各期,伟测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93.32万元、16,119.62万元、49,314.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127.78万元、3,484.63万元、13,217.5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53.86万元、3,260.15万元、12,759.7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904.05万元、7,544.75万元、25,232.12万元。

值得一提是作为一家冲科企业,伟测科技的研发团队也是槽点满满。根据截至本招股说明书出具日,伟测科技及其子公司已取得 29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 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22 项。上述专利涉及4位核心发明人在内的31位研发人员。
而且根据问询回复显示,在伟测科技上述31位发明人员中包括3名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骈文胜、闻国涛、路峰、傅郁晓、陈迎涛、周俊、张洪亮、俞磊、关姜维、吉晋阳、李峰、王敏、高大会、赵坤鹏、杨征、张秀超等共计16名的研发人员曾就职于台企封测巨头日月光。
此外,虽然招股书中表示伟测科技目前并涉及相关纠纷,但是同类冲科公司IPO期间遭遇突击纠纷的并不在少数。而且未上述31位发明人员中有 23 人与原任职单位签订了保密协议或包含保密条款的劳动合同,或存在潜在纠纷风险。
不仅如此,伟测科技11名研发人员是在报告期内加入公司研发部门,有拼凑研发人员的嫌疑。其中包括核心技术人员刘琨,核心技术人员在刘琨在2020年2月加入公司。左上勇、傅郁晓、史小奇、俞磊、杨栓、刘栋栋、王敏、袁常乐、赵坤鹏、杨征等均在2019年后加入公司研发部门。

另外有意思的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张秀超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赵怀菊也参与了伟测科技上述专利的发明。报告期内上述发明人员中有多人离职,其中包括研发经理杨征在内的5明主要研发人员,包括公司发明专利的专利发明人王敏。伟测科技表示上述 5 名专利发明人的离职不会削弱公司长期发明创造能力,不会对公司正常的经营和技术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探针卡的设计和开发是晶圆测试方案开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而伟测科技目前并不能独立生产探针卡,主要从供应商购买。而作为公司探针卡主要供应商普铄电子却向伟测科技出售了 12 项探针卡相关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权,而普铄电子为何会向客户身份的伟测科技出售相关专利使用权呢?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当然除非是有足够利益驱动,但是招股书中并未披露相关的费用。普铄电子是伟测科技2018年第三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91.84万元。根据工商资料显示,普铄电子为伟测科技关联方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股公司,而在招股书中对此却却只字未提。也让人不禁好奇期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利益交换呢?
(声明:以上数据来自公开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创来源为V财网)
点击蓝字
2022 &
小V财讯
关注我们